马路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但是当你看到下面这张图片时,你会作何感想呢?
这张坦克专用道的图片并非是PS的,而且是真实存在的,这条车道就出现在我国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画面中的路段直达一家公司,而这正是亚洲目前最大坦克生产线: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坦克总装厂。鼎鼎大名的99系列、15式、VT-4主战坦克都在此诞生,作为世界最先进的坦克装甲车生产线,内蒙一机坦克厂已经实现从动力舱落舱、整车管路气路连接、到主动轮/负重轮安装、履带连接、总装调试、靶场试验的全脉动式流水线滚动生产,数控机加工比例居世界前列,在这里你甚至能看到最为先进的3D打印制造技术…
受制于历史和技术条件,新中国建国时的坦克工业还处于空白状态,建国初期的几次阅兵,使用的几乎都是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缴获的战利品,“万国牌”那个时代军队建设的现实写照。1953年,随着中苏结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开始了坦克制造厂的建设工作,这就是今天的内蒙一机坦克厂!
其位于北方枢纽——包头,其地处中国北疆腹地,远离当时的美军B29战略轰炸机火力半径外,又离苏联较近,是当时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形势相对安全。同时,包头地区临近白云鄂博的铁矿资源,原材料相当雄厚,再加上彼时的包头地广人稀,简直就是天然的坦克制造基地。
在这种背景下,一机厂于1954年真正开始建设,其也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在此后的数十年间,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房,慢慢的变成了了今天中国坦克、火炮、装甲车等地面装备制造生产的摇篮!
直到中国工业力量相当雄厚的今天,其依旧是我军唯一的主战坦克、轮式步兵战车和中口径火炮科研制造一体式基地,产品范围覆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能够说是我军地面装备力量的核心,地位之显赫可想而知。
59式仿制于苏联T-54A,其武备并无突出亮点,但又是我军不得不提到的一种装备,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主战坦克,其装备一门100mm线厂(即内蒙古一机)根据苏联提供图纸和工艺技术文件开始仿制,并于1958年正式下线式的基础上,经历多次改进又推出了进阶版的62式和69式主战坦克!
同期诞生的还有80式和88式,88式主战坦克的研制成功更是我国坦克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摆脱了苏联T系列主战坦克设计思想的桎梏,开始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主战坦克发展之路。
其中,96式主战坦克主要未解决三代主战坦克服役之前,中国三代坦克数量不足的权宜之计。其车长10米,宽3.4米,高2.3米,战斗全重超42吨,综合性能与俄制T-90型坦克相当。
经过改进后的96A式在火力上已达到第三代领先水平,但在机动性,信息化程度上还与西方第三代坦克有不小差距。整体水平介于二代、三代之间,因此毒客称其为准第三代坦克。
自1999年内蒙古一机开启生产,到现在整个99式系列主战坦克数量超越800辆,相当于整个欧洲国家军队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总和,坦克大国俄罗斯具有与99式坦克相抗衡能力的新型主战坦克,也只有二百多辆T-90S、一百多辆T-72BS和十几辆最新的T-14坦克。
2017年以来,中印两国在高原边境沉兵对峙,双方在调遣了T-72M1、T-90S、96式、99式均发现了主战坦克上高原摆拍很容易,上高原作战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主战坦克在高原上启动打火都很不容易,熄火也是家常便饭。机动性很差。
15式轻型坦克应运而生,不过其虽然被冠以“轻型坦克”的称号,但是其外观尺寸并不小。从公开的数据分析来看,15式的外观尺寸介于96A与99A之间。15式的外观尺寸数据:车体长7.0米;车宽(含侧裙板)3.3米,车高2.50米。99A的外观尺寸数据:车体长7.6米;车宽(含侧裙板)3.5米,车高2.37米。96A的外观尺寸数据:车体长6.6米;车宽(含侧裙板)3.3米,车高2.37米。
很显然15式并不具备两栖作战能力,那么弄这么大的尺寸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为更高的战斗全重做准备。而且根据公开资料,15式底盘的最大承重能够达到45吨。这其实已经是很明显地提示,36吨的15式轻型坦克是能够最终靠更换更重的装甲防护组件开启“主战坦克”模式的。当然,考虑到45吨的极限承重可能会对悬挂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15式开启“主战坦克”模式后的战斗全重大概率是与96A一样的43.5吨。
除此之外,内蒙古一机的当家花旦还有MBT-2000、VT2、VT-4式等外贸主战坦克,装甲车、火炮更是数不胜数,作为中国陆军的核心支柱,内蒙古一机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