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众元产业公司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建设数智众元为主线,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建设为驱动力,快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塑造发展新优势,取得新成效,为鞍钢集团加快建设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力量
本期“深度关注”,走进鞍钢众元产业公司,进一步探索该公司“三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成效。
微粉智能运维平台让设备管理从事后处理变成前置预防;半直驱立磨智能驱动系统新产品为生产高的附加价值矿渣粉、企业进军高端市场提供有力支撑;智慧水务系统实现了水务生产运行全过程智能化管理……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鞍钢众元产业公司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收获多项喜人成果,“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正为这家产业多元的公司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崭新动能。
提到鞍钢众元产业公司,最被大众熟知的便是其广泛多元的业务版图:新型材料、绿色再制造、餐饮服务……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日新月异的今天,该公司格外的重视科学技术创新,以数智赋能企业未来的发展,加大传统生产线、生产方式升级改造工作力度,不断加快各业务版图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无人化建设的步伐。
“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项目落实,是当前打造产业优势的必然要求,推动强基转型的重要抓手,实现破局突围的迫切需求。”
“我们必须脱离行业内的低级竞争,以科学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升级,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安全环保风险。”
为实现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2024年1月,鞍钢众元产业公司下发“三化”专项工作方案,随之配套建立的还有“三二四”工作推进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以“三个小组”推进项目立项。成立由副总经理牵头的工作专班,组织领导和统筹部署推进“三化”工作,工作专班下设与提升目标对应的职能小组,由专班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并且开展日常工作,积极地推进“三化”项目立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聚焦实施效果,以“二张清单”提升项目质效。聚焦项目实施过程,建立“三化”项目责任清单,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计划投资、目标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网络计划,实现项目任务化、任务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聚焦项目完成效果,建立“三化”项目评价清单,每季度末对项目实施后的降本、增效、提升安全环保管理等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做检查确认,确保其真实可靠有效。
强化过程管控,以“四级报告”推动项目实施。每周组织三个建设职能小组召开工作会议;每半月组织单元企业报告“三化”工作推进情况;每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季度主要领导听取单元企业“三化”推进工作汇报,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确保机制运行顺畅、各项工作落地实施。
在“三化”推进工作专班领导下,各单元企业聚焦项目立项和完成效果,强化节点意识和过程管控,通过组织并且开展与行业先进企业对标学习、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评价、生产作业方式排查、与东北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交流、全员“五小创新”打造“短、平、快”项目等工作,积极地推进“三化”项目立项、落地实施、效果评价,取得阶段性效果。
2024年7月29日,3兆瓦高压永磁半直驱立磨智能驱动系统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发布会在鞍钢会展中心举办。发布会上,鞍钢众元产业绿源科技公司推出行业首台专为冶金行业矿渣微粉立式磨机设计的3兆瓦高压永磁同步变频半直驱智能驱动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减速机、齿轮轴承和电机功能的‘三合一’,同时使用高压低速电机专用变频系统,实现了立磨驱动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迭代。”据该公司质量中心经理赵兴介绍,钢铁企业一些重大工业装备能耗极高,节能降耗的压力非常大,但采用这套系统后,立磨机驱动系统故障率骤降80%,节能效率可提升12.4%左右。这是对传统立磨机驱动系统的一次全面革新,为矿渣微粉乃至整个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贡献了力量。
鞍钢众元产业公司战略科技部产业管理经理周云川是“三化”建设工作专班的一员,曾参与组织新建、大修、技改、科研、技术应用等项目立项工作。他和记者说,对于“三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现路径,各单元企业虽然各有探索、各有侧重,但始终遵循总的原则不偏离、不动摇——
“推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四新’技术应用,推动作业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翻开各单元企业的“三化”建设项目书,无一不是以解决企业未来的发展问题为内驱动力,在企业管理、能耗管理、智能物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鞍钢众元产业水处理公司,水务生产运行已经实现了智慧化转型。“我们在关键环节处覆盖了大量高精度水质和设备传感器,实时捕捉水质参数和设备正常运行数据,确保信息的精准获取。”西大沟除盐水站班长张环禹和记者说,这一些数据被迅速传输至中央控制中心,智慧水务系统会依托大数据和先进算法作出智能决策,自动做调整和优化,减少人工干预,大幅度的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在电脑上远程监控水务系统的实时状态是张环禹日常工作之一,“当水质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系统会第一时间告警。若是因水质指标引起波动,系统会依据水质的实时状况自动进行药剂的调整……”张环禹高兴地说,智慧水务系统能助力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经营成本,在环保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之间找到了平衡,更推动了水处理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安全是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如何将智慧化手段转化成护航安全生产的“利器”,是鞍钢众元产业各单元企业面临的一项挑战。绿源科技公司智慧工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给出了一份答案:该平台具备集中视频监控、智能监管、安全业务管理三大功能,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微粉作业区实现监管区域内人员劳保品检测、火点及环境监视测定,对违章行为及时智能报警,加速生产的全部过程管理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单点防控向全局联防的转变,真正的完成生产全过程的实时安全管控。绿源科技公司安全保卫中心经理李振宇和记者说:“通过平台助力,我们即时查找现场不正常的情况,及时有效应对各类风险,并迅速管控。”
为让“大数据+安全生产”发挥更大作用,鞍钢众元产业公司打造“众安智联”安全管理平台,设置安全管理制度修订、特定种类设备检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件、人员违规进出场等24项管理预警功能,有效推动安全管理合规。同时,该公司还开发了“相关方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相关方管理,助力相关方安全监管效能提升,有效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智慧化、精细化、精准化,推动企业高水平发展行稳致远。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鞍钢众元产业安环运营部生产运行管理经理王晓雷和记者说,在推进“三化”工作的进程中,各单元企业聚焦创新创效,依托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站等创新载体推动产线设备改造升级,不断的提高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激活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动能。
鞍钢众元产业资源再生分公司与鞍钢股份冷轧厂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跨专业联盟,针对“原有KR脱硫粉剂产线产品品种单一”“需由人工进行接料和上料”“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控制程度低”等问题,本着“低投入、高配置、倍产出”的投资理念,通过新建一条萤石加工线、配套两条白灰加工线的工艺布局,实现投资减半、产能和品种翻倍的目标。
“两方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想出了不少好点子!”资源再生分公司营销中心主任说,他们采用西门子S7-300系统实现全线自动化生产,配有全线视频监控系统和有线毫米两条产线的集控;将萤石的上料形式由15米人工吊装上料改成地面Z型斗提自动上料的形式,降低吊装风险,实现萤石上料自动化。
记者来到鞍钢众元产业金属制作的产品公司厂房D区分拣加工区域,该公司张柏鸿创新工作室成员史义宁正与现场操作工讨论“分拣半自动化改造项目”运作情况。“分拣和运输的效率提高了,码垛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也提升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工作环境更安全了!”史义宁说,近年来,该公司持续迭代优化各项智能化运营系统,在硅钢头尾料新工艺新设备开发与应用、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核心技术、变形钢卷的扩径装置研发、冲压产线升级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技术突破和应用,完成创新成果转化13项,构建了涵盖横切、纵剪、激光切割、焊接、异型、冲压、自动摇摆等工序工艺流程,打通采购、生产、质量、物流、销售等价值链各环节,实现一体化经营运营管控、多基地协同制造。
“每个轴承座试验需要人工开关开闭器8次、更换2次水管,即便再精细小心,也会产生偏差,对出厂产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谈起轴承座流量和压力一体化检测设备改造前的工作状态,鞍钢众元产业冶金机械公司轴承座打压试验操作工王洪刚不住地摇头。好在2024年,该公司史宇峰攻关团队靶向施策,对工艺流程开展分析、诊断,研发设计出轴承座流量和压力试验检测一体化设备,将人工判定决策转变为基于程序驱动的自优化、智能化决策机制,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误差,检测准确率大幅度的提高。此外,这个攻关团队还研发出预制引弧钢筋加工工艺,改造后的数控精密制圈机可以自动加工盘圆钢筋,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不需要占用焊床操作时间,焊床作业效率提升10%。
按照鞍钢集团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提升产业数智化”的部署要求,鞍钢众元产业公司将持续常态化推进“三化”建设工作,优化推广智慧水务系统,打造钢渣智能示范产线,提升产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深入推动“1+N+X”数智众元体系建设,打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系统体系,以数智“蝶变”赋能产业“焕新”,为新鞍钢加快建设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智慧力量。